绿洲资本张津剑:投资中的节奏与结构

6 月 8 日 -9 日,36 氪 WAVES 新浪潮 2023 大会在北京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办。「WAVES」作为 36 氪全新推出的峰会 IP,灵感来自于世界电影史上知名的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我们想借此表达:年轻一代人不满足于现状、勇敢开拓和创造的精神。所以本次 WAVES 大会的 slogan 是:浪潮偏爱年轻人。

我们认为, 年轻 不止是一个年龄上的概念,而更是一种对活力、想象力的描述。某种程度上,36 氪就是一个伴随着年轻一代创业者、或者说 创新精神 一起成长起来的公司。这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一点:在多数媒体还在追逐大公司的时代,我们就将目光着眼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或 小人物 身上。

WAVES 新浪潮 2023 大会集聚创投、科技、人文、音乐多元场景,致力于打造出一场聚焦青年创始人和投资人的商业新势力派对。

6 月 9 日下午,绿洲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津剑以《投资中的节奏与结构》为题进行独立演讲。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2012 年以前我修过 7 年的雷达,专注在信息工程领域,研究信号与噪音的处理。2012 年之后,我加入挚信资本学习投资,7 年之后创办绿洲,前后加在一起 11 年了。

在这 11 年的投资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问题,回头来看,这些问题都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节奏性问题,一类是结构性问题。这两类问题的区别在于驱动问题的是随机性的外因,还是结构性的内因。

我举个例子:有个创始人,和合伙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开始找我咨询与合伙人交流的经验,后来竟然去上了一个补习班,学习如何高效沟通。在他看来,每次吵架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因为投放策略,有的因为招人,看上去都是随机性外因。其实在我来看,本质是他与合伙人之间价值观不同、目标不一致导致的结构性内因。他不需要学习沟通技巧,而是需要和合伙人坦诚沟通,面对价值观和目标差异的现实和真相。

再比如有个创始人做了款产品,市场前景光明,需求明确,但市场低迷,政策监管不清晰,于是他认为这是产业的结构性内因,问投资人:是否应该换方向?但这个问题可能不是结构性问题,而是随机性外因造成的节奏性问题。

所以生活中的诸多烦恼,很多是因为我们误判了问题的节奏性和结构性,进而做出错误的行为:该面对的时候没有面对,该坚持的时候没有坚持。

回到大家最关注的 AI 领域。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绿洲是这个领域最积极、出手最频繁的基金之一,我们投资了不少 AI 公司,也感受到不少焦虑:算力限制下,中国大模型行不行?头部公司很多,Open AI 都亲自下场,创业公司还有没有机会?诸如此类。那么这些问题是节奏性还是结构性?我们应该直面真相,还是坚守初心 ?

这让我想起德鲁克说过的观点,大概意思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就是将外部变化转换为内部机遇。所以忽略节奏性问题,抓住结构性变化就是核心。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我们先换个视角来看这个问题。过去提到工业革命,教科书里有一句话——瓦特改良蒸汽机。读起来,感觉就像他晚上刷了一晚上小红书,早上起来就改良了。当然不可能,但是我们作为人思考问题,总是喜欢将注意力集中在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我们日常说的高光时刻:浪子回头,英雄救美,立地成佛,我们期待某种 大绝招 式的发展。

事实上,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一段接近 30 年的历史,这个过程充满曲折。1763 年,瓦特受托改良一台蒸汽机,在之后长达 6 年的时间里,他才有了一些突破。大家可以想象,那时候的蒸汽机看起来很美好,用起来很糟糕,就像今天的大模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效率极低,二是能耗极高。但蒸汽机在那个时代很时髦,大家也都在寻找改良的办法,瓦特就是其中之一,一直到 1790 年他才完成全部改良,整整 27 年。

同时代有一个人,叫斯密顿,他在后期对工业革命有很多贡献。但即使是他,在早年看瓦特蒸汽机时,依然提出了很多质疑,认为蒸汽机效率太低,可行性不高。到 1779 年,瓦特蒸汽机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英国又爆发了卢德运动。卢德运动是什么?是工人说工业革命抢了他们的饭碗,他们认为社会不应该拥抱工业革命。大家试想,卢德运动过去发生过,未来还会发生吗?工人拼了命想保证饭碗,认为机器是竞争对手,这在今天看来挺可笑,如果回到当年呢?

工业革命能不能继续下去?今天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当年却受到社会广泛质疑。27 年里,瓦特一步步改良他的蒸汽机,但整个社会层面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1781 年,蒸汽机的效率大幅提升,依然有知名化学家质疑能源消耗太大、效率太低。所以如果我们回顾科技发展史,革命性产品从来不是想象中的灵光一现或万众瞩目。科技发展史从来都是以年为单位的日拱一卒。

如果我们在场的创业者、投资人生活在那个时代,都把时间精力花在追逐蒸汽机每天的改良上,我们注定是焦虑的,就像我们今天专注在大模型的进展上一样。因为回头来看,这些都是节奏性问题,我们真正应该花时间的是思考这些科技带给整个社会的结构性改变。

展开一百多年工业革命的历史,1763 年可能瓦特自己都不知道即将承载什么使命。当他拿到蒸汽机,那神圣的第一步开始,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结构性改变:之后的 80 年里,英国纺织品产量翻了 50 倍。蒸汽机改良之前,所有纺织生产者都是小家庭、小作坊,太太给丈夫孩子编织衣服。工业革命之前没有冗余劳动力,正因如此,没有商品的概念。没有商品,也不存在买卖。没有买卖,也就没有整个零售产业。

再看交通产业,工业革命后 100 年的历史,或者钢铁产业后 150 年的历史,都发生了迅猛的增长。如果拉开历史,工业革命还有十几个大产业在缓缓展开。而这一切,都始于 1763 年瓦特拿到改良蒸汽机的订单。

退回 1763 年,你是创业者,你是投资人,你真的需要关注蒸汽机有什么进展吗?真的需要关注效率和能耗问题吗?这些问题真的重要吗?今天在场的每一个人真正应该花时间去思考:我是纺织业的人,还是零售行业的人。在巨大的浪潮里,社会的结构性机会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像瓦特这般神人,第一次创业时因为找错合作伙伴,也失败破产了。然后重新找了投资人和合伙人,才在纺织行业卖了 1165 台蒸汽机,赚了钱。神如瓦特都得创业两次,所以无论投资人还是社会,都是需要对巨浪下的创业者有更多耐心。

工业革命这段历史可能对大家太遥远,那我们聊聊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关键词:iPhone 时刻 。有了 iPhone 才有了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但这个时代诞生的优秀公司,是科技带来的吗?其实不是,和工业革命一样,他们都是受益于科技革命带来的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的公司。

和蒸汽机一样,如果我们只关注智能手机,看到的全是节奏性问题:2010 年 iPhone 4 上线,很多人说这是一个不能打电话的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