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最新总股本703,061,05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4,367,326.96元。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包括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磁共振成像系统(MRI)、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CT)、血管介入治疗系统(DSA)、医用诊断X射线机(DRF)、移动式DR(MDR)、数字乳腺机(DM),DR用于临床X射线摄影检查,MRI用于临床磁共振成像检查,CT用于临床X射线断层成像检查,DSA用于临床心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DRF用于临床胃肠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外周血管系统X射线摄影/透视检查及ERCP手术,MDR用于病房、ICU、隔离区、急救等场合X射线摄影检查,DM用于临床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

报告期内,公司DR、DRF位于国内市场行业龙头地位,移动DR处于国内市场第一梯队,DSA、MRI、CT、数字乳腺机处于国内市场第二梯队。总体上,公司X射线机类产品处于国内市场相对竞争优势地位,DSA、MRI、CT产品处于国内市场相对竞争劣势地位。公司业绩驱动主要来自国内销售,国内销售营收占比89%。2022年由于国内市场结构的变化,公司DR销量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CT销量同比高速增长,符合行业发展现状。

1、磁共振产品线年,进口品牌占据国内超导MRI市场70%的份额,公司在1.5T超导MRI细分市场占比预测4%左右,位于第二梯队前列。随着超导磁体、梯度放大器、谱仪、射频放大器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国产超导MRI整机价格处于市场可普遍接受的范围,具备推广普及的工作基础。未来随着国家加大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超导MRI装机数量有望有较大幅度提高。公司引领推出全球首台1.5T无液氦超导MRI,并在高级别医院装机应用,未来将进一步研发低场到高场全系列无液氦超导MRI;公司正在研制3.0T超导MRI,产品上市后,公司将实现常规有液氦MRI从低场到高场的全覆盖;公司目前超导MRI系列产品共计6个型号,在超导MRI领域的全面布局有助于提高销量和市场份额。通过持续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增加高级临床应用,满足各级医院的临床检查需求。报告期内,公司超导MRI系列产品销售位于国产品牌前三。国内稀土材料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导致永磁MRI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对永磁MRI行业的影响巨大,国内永磁MRI行业基本处在停滞状态,未来国内永磁 MRI 的市场趋势仍然与稀土材料价格走势密切相关。

2、CT产品线年,进口品牌占据国内CT市场50%的份额,公司16排、32排CT销量合计近百台,在64排以下细分市场占比1.8%,成为主流生产厂家之一。作为CT领域的新进入者,公司正在加快CT产品线年上市,公司将加大CT产品推广和市场营销力度,抓住CT市场放量的关键窗口期,实现CT产品销量位居国产品牌前列的目标。依据公司制定的战略规划,着力在16层CT的市场稳扎稳打,目前共有4款新品上市,同时实现车载CT的销售,彻底扭转了原来仅有一款产品打天下的局面,实现了高、中、低档以及不同应用场景的全面布局。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上,实现了软、硬件能力的全面提升。完成了32排32层全新结构探测器的设计并投产,该探测器结构为未来的32排64层、64排128层做好了硬件技术储备;实现了业内最新技术的“液态金属轴承”球管的升级应用,使公司的CT相较使用传统球管的产品,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好的散热能力,更低的运行噪音等绝对优势。完成了从算法、图像、操作流程以及稳定性的全面升级,提高用户体验感;多场景应用方面,为满足更多医院的临时采购需求,公司安排了方舱CT、车载移动CT的现货储备,随时保证突发事件的应急需求。报告期内,根据医招采的总结数据显示,公司的CT销量已经已经进入国内销量前十的位置,并且CT研发与美的研究院同步进行32排64层、64排、128排、256排的超高端CT的研发布局,未来将高速成长,与国内高端品牌在CT产线的各条赛道上实现竞争。

3、DSA产品线年进口品牌占据国内DSA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公司DSA销量占比3.36%,位于第二梯队前列,国产品牌销量第二。2018年,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取消DSA配置证管理并推动医院“五大中心”建设,国内DSA市场销量开始呈现较高速度增长。随着微创的发展,国家2021年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广介入整体解决方案,从设备,资金,人员,管理,运营等五大方面,全面帮助医院解决实际困难,连续三年帮助近二百家医院在短时间内,拥有诊疗微创介入能力,将利国利民的介入医学的推广得以实现。公司正在研制多款DSA新产品,以满足快速增长市场的竞争需求,采用国产核心部件研制经济型DSA,降低医院采购成本。研制复合杂交型DSA,全新上市的产品搭载大热容量AEG管球,实现了国产DSA配置超高端管球的目标,打破了进口设备在管球上的优势。在该产品的上市的同时,公司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产品能够适应不同复杂程度的手术,特别推出了多款应用,满足高级别医院的临床需求。

报告期内国内市场常规DR销量排行榜TOP10中,国产品牌上榜8家,共计占据70.44%的市场份额,处于竞争优势,公司常规DR销量占比19.6%,位于全行业第一。随着近十年的推广普及,国内市场DR装机数量不断提高,2016-2020年每年新增装机量在一万台左右规模量级,处于行业发展的高峰平台期。自2021年开始,国内DR市场逐步进入存量更新周期,连续二年每年新增装机量同比减少,预计未来年将持续下降至一定支撑位,进入行业发展的维持期。作为DR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继续坚持自主研发的信念,扩展更为丰富的产品类型,广泛覆盖的服务网络,优秀的产品品质服务于国内外用户,连续多年国内销量排名第一。在保证基层医疗销售的大前提下,继续向高等级医院转变,打造国际化大品牌产品。为积极应对行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公司正在加快全幅DR、全身CBCT等高端DR的布局,配置目前全球领先的1.2米全幅平板探测器,成像视野是原有DR的3倍。一次曝光即可实现全脊柱或全下肢成像,实现了全肢成像100%成功率的目标。极低的图像放大率,为骨伤患者提供了更为真实的图像比例,卧位全幅平板,让创伤急救患者实现了在极少曝光次数下,快速获得受创部位信息。预期可实现平均销售单价和平均毛利的大幅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