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通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层积极落实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坚持晶体材料和关键装备、粉体材料和关键装备两条业务主线。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全面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在保持公司在磁性材料、晶体材料领域领先优势的同时,公司晶体生长及加工设备、粉末材料烧结设备领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围绕公司“十四五”总体规划、目标,在2022年底进行了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管理团队进一步专业化、年轻化。

2022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前述大背景下,公司聚焦主业、锐意进取,经过不懈努力,营收、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450,771.68万元,同比增长10.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942.59万元,同比增长61.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707.01万元,同比增长25.81%。

2022年11月,公司完成了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236,868,686股,发行价格为9.9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人民币23.45亿元。其中,“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项目”的设计产能为年产420万片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方面的产能,既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在晶体材料生长领域的技术与平台优势,又能借助下游器件国产化的契机快速实现规模化,快速抢占产业链上游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国内主流滤波器厂商中的市场份额,巩固公司的优势市场地位,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新型高效晶体生长及精密加工智能装备项目”将购置复合磨床、立式加工中心、硅片几何参数测量仪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建成专业高效的新型高效晶体生长及精密加工智能装备智能化生产线。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在压电晶圆和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将有利于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全面提升研发实力,增强公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2年,公司积极拓展下游产品及客户,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增量业务,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公司拓展高景气度应用领域,下游客户结构逐渐向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储能倾斜,增强业绩增长弹性。公司电子材料与专用装备业务互为支撑、协同发展,持续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有助于材料端制造工艺优化,装备端生产良率提升,从而降造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片”被成功认定为2022年度国内首批次新材料。2022年装备产业发明专利授权6项,子公司天通吉成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光伏设备“SIF160全自动硅单晶生长炉”获评浙江制造精品。

2022年公司创新产品“立式开磨一体机”开始批量投产,有效提高了公司光伏晶体机加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伴随着大尺寸硅片及N型硅片的技术发展,对长晶设备及加工设备的替换需求上升,公司积极推动和合作伙伴的协调创新,持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

软磁铁氧体是一种磁性材料,与硬磁材料相比,软磁铁氧体兼具易磁化、易退磁特点。软磁铁氧体可实现导磁、电能传输、电能转换、信号筛选等功能,常用于制备电感、电子变压器等电子磁性元件,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储能、大数据服务器、消费电子、5G通讯、物联网、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全球绿色、高效能源的快速普及,给磁性材料带来了更多的应用机遇,高频低损耗材料适用于模块化电源发展,宽温低损耗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OBC、充电桩等领域,耐大电流、低损耗的金属粉心材料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PCS等场合。不同特性的软磁材料将在电力电子各个细分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动软磁材料在单车中的价值量显著提升,光伏及储能市场高速增长将带动软磁铁氧体及金属软磁材料的需求旺盛。根据组成不同,软磁铁氧体可分为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镁锌铁氧体、锂锌铁氧体等类型,其中锰锌铁氧体低电阻率优点突出,应用领域更为广泛。

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要在磁性材料等电子元器件上游配套关键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和提升配套能力,推动关键环节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发展高磁导率、低磁损耗的软磁元件。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动磁性材料及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实现行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快速提升,行业整体进入绿色化、高端化的发展轨道。在国家政策对磁性材料建设的大力助推下,各省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纷纷发布磁性材料和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扶持和引导政策,如2022年2月,《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开展高端仪器设备、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上海发布《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进先进制造企业进行环保化、高端化的转型。软磁铁氧体材料作为电子元器件产品产业上游的关键电子材料,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将促进软磁铁氧体材料产业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升,引领行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转型升级。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2022年汽车工业产销情况,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2021年12.1个百分点。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EVTank分析指出,全球汽车销量的主要贡献来自中国。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2023全球电动乘用车的销量预计将上涨至1360万辆,其中大约75%为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将拉动对应磁性元件需求高增长。得益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提前布局,报告期内,天通股份软磁材料在汽车电子领域仍保持了高增速,目前立项新品中汽车电子类产品占比超过80%。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软磁材料在EMC滤波电感、Boost升压电感、逆变电感、高低频隔离变压器、驱动变压器等在内的磁性元件上被大量应用。

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87.41GW,增长率59.27%。2022年的新增装机超过2017年,成为光伏年新增装机的新高。光伏逆变器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在光伏逆变器中,软磁材料的应用环节有输入回路的直流EMI滤波器、高频DC-DC变换电路的储能电感器(非隔离系统)、高频DC-DC变换电路的隔离变压器(隔离系统)、工频逆变电路的电抗器、工频逆变电路的交流EMI滤波器、工频逆变电路的隔离变压器、取样电路的电流互感器等。光伏逆变器逐年上升的高存量背景下,将成为软磁材料需求增长的另一推动力。

从国家能源局官网显示,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